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光明日报广东记者站站长吴春燕莅临我校举办新闻讲座

2019年11月15日 09:06 文/大学生记者团 闵文又 点击:[]

11月14日晚,由光明日报广东记者站站长、高级记者吴春燕带来的一场新闻业务培训吸引了爱好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老师和同学们,能容纳250人的学校图书馆305报告厅座无虚席。学校党委副书记鲁岩主持讲座。

             

吴春燕讲座

吴春燕老师从事专业新闻工作20多年,对新闻业务如数家珍。她开场先为大家“扫盲”,简要介绍了几家中央媒体的情况,并专门针对她所供职的《光明日报》的报纸定位、版面结构、读者群体以及用稿标准做了详细介绍,提醒大家今后投稿,一定要把握不同报纸的不同定位,采写“适销对路”的稿件,以提高投稿命中率。

吴春燕老师最擅长新闻通讯的写作,她采访过很多社会名流,有着丰富的新闻实践经验。她从自己的实践经验出发,提醒大家在人物通讯的写作中切忌面面俱到,一定要抓最生动的细节,把人物写活;在采访和写作中,不要放过被采访人物不经意间说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

消息是通讯员最常使用的一种体裁。但是,吴春燕老师提醒大家,消息最难写,因为消息最长不过1000字。要在1000字的篇幅中详尽地叙述新闻的五个“W”,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因此,背景材料尽量不要堆砌。她归纳了消息写作的20条“秘笈”:标明新闻发生的具体时间,绝不用“最近”、“前不久”这类含糊不清的话;在众多的事实中,只突出报道一件典型的事;在一个事实中,突出报道一个典型的场面;突出报道一件事的生动片断和情节;在人物的若干谈话中,突出报道某一段较有意义的谈话;在人物众多的先进事迹中,突出报道一件新鲜、感人的事;基本不报道工作过程;在众多的工作程序和较长的工作过程中,突出报道新政策和新决策;在众多的经验中,突出报道一条有普遍推广意义的经验;尽量将经验报道改为动态报道;多搞动态报道或追踪报道;多搞进行式报道,少搞结论式报道;把最新事实或事实的最新片断、最新结果放在导语中叙述,然后再从事情的开头进行叙述;多用素描、特写手法,少用或不用观点加例子的“传统笔调”;省略背景或用一两句精炼的话交待背景;尽量少用数字;不罗列人名;杜绝空话、套话;多用描写、少用叙述;精心制作一个让受众记得住的标题。

             

讲座现场

20条“秘笈”一出,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茅塞顿开。

一个半小时的讲座转瞬即逝。

                     

鲁岩总结

鲁岩为讲座做了简短的总结。他说,光明日报是中央大报,是以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思想文化大报,尤其在高等院校,它的影响力非常大。吴老师的讲座仿佛一场及时雨,对大家了解新闻写作规律,提升新闻写作水平,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感谢吴春燕老师在百忙之中,牺牲休息时间,来到我校传经送宝。

有的同学没有听过瘾,追出报告厅,拦住吴春燕老师提问。一位17级新闻专业的女生见缝插针地问吴老师关于突发新闻事件写作的问题,吴老师热情地告诉她,突发新闻写作要记住一点,陈述事实,慎下结论,因为突发事件原因往往很复杂,轻易下结论会让自己陷于被动之中。

吴春燕是广东省社科联主席团成员,广东省劳模。曾获得由中宣部、全国记协颁发的抗击“非典”新闻宣传优秀记者荣誉称号;曾获人社部、国家体育总局、广东省委、省政府等六部委颁发的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全国先进个人。多次荣获光明日报总编辑奖一等奖。

各二级学院办公室主任、各单位(部门)通讯员、校办(党办)全体人员、大学生记者团以及校团委的部分同学听取了讲座。


 

上一条:经济与管理学院开展创新与知识产权主题培训讲座

下一条:我校教师谢石党“设计中国•魅力汉字”作品在希腊雅典参展

 

关闭